(作者:教育专家杨杰)
有很多家长很困惑:我明明脾气很好很温和,可为什么孩子的脾气很糟糕呢?刚好前段时间咨询遇到了这么一个案例:
乐乐不到两岁,说话还不清楚,有一次,要吃梨的时候,就听她反复喊:姨,姨……
妈妈的回应是这样的:啊,又要梨啊,你吃了不少了,吃多了肚子该疼了……
乐乐尖叫着抗议。
妈妈继续说:别吃了,刚才那个你都没好好吃,浪费了一大半
乐乐尖叫着哭起来。
妈妈安慰了半天,乐乐越哭越严重,妈妈妥协了:好了,别哭了,我去给你拿一个,要好好吃,要不以后不给你了哦!
乐乐安静下来,脸上挂着泪珠,抱着梨开始啃。
从文字来分析,这段话里有责备,有要挟,但妈妈的脾气相当温和,就算这样的表达,听起来也都有商量的味道。
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,在整个过程中,妈妈说了很多话,但都是自说自话,完全没有和孩子形成交流,孩子则一直用尖叫和哭泣来对抗。这次孩子成功了,那么,下次她想吃梨的时候,依然会复制这个办法。
我跟妈妈探讨,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,怎么样可以避免这样的结果。我扮演妈妈,妈妈扮演乐乐,我们重新模拟了一下过程:
乐乐:姨,姨……
妈妈直视着她的眼睛问:你要吃一个梨,是不是?
乐乐:嗯。(她回答之后,情绪已经不再急躁)
妈妈的声音依然很有力度:可以,我带你去拿,好不好?
乐乐:好……(彻底平静)
走到门边,妈妈对乐乐说:等一下,我开门。
乐乐:嗯!(语气中已经有了愉快和期待)
当然,我们也经常需要拒绝孩子,话语最好简洁果断。如这个案例中,可以先问清孩子的愿望,然后坚定地告诉她现在不能吃。一开始孩子可能会不开心甚至大哭,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,但是不改变决定,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温柔而坚定”。当孩子明白我们的态度后,就不会再花精力去试探父母,会比较坦然地接受父母的决定。
另外,为什么要用比较有力度的方式跟孩子说话呢?是为了吓住她吗?显然不是,在孩子有些急躁的时候,最重要的,是要传达准确的信息给她。很多人以为,传达准确的信息还不容易?我经常饶有兴趣观察亲子间的琐碎互动,其实,做到这一点还真的不容易,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:语言的简洁,语气的坚定,内心的平静。
我发现,很多家长的废话率在70%以上。明明三五句话就可以解决的事情,却在那里和孩子饶舌十来分钟,最后连旁观的我也糊涂了,分不清家长到底要表达什么意思。这个过程往往会出现话题的转移,甚至引起误会。
比如这个例子里,妈妈一会儿说肚子疼,一会儿说浪费,一会儿又说不好好吃以后不给了。对于一个不到两岁、把“梨”喊成“姨”的孩子来说,这些话只会增加理解的难度。孩子想要个梨,她需要的就是一个痛快话:到底给还是不给?妈妈说了半天,似乎不想给,也没明确说不给,语言中还夹杂着责备和要挟,我在旁边都替她急得慌。有人也许会问,是所有的时刻都以简洁为唯一标准吗?显然不是。我认为,在处理事情的时候,语言要尽量简洁;在玩耍的时候,语言则要尽量好玩,这时候没必要惜话如金,相反,偶尔的饶舌还会很有幽默效果呢!
从字面意思理解“语气坚定”很容易,其实,每位家长都是从自己的经验来理解。这些年,我见过很多所谓的“语气坚定”。有的人性格急躁强势,自认为的“坚定”在旁观者听来已经显得很凌厉,还有的人以为把音调提高一些就是“坚定”。那么,到底怎样才算坚定呢?在我看来,至少要做到两点: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有信心;能承受孩子施加的压力。
以这件事情为例,妈妈之所以和孩子饶舌,一方面,她是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没有信心,关于给不给孩子吃梨这件事情,她自己就摇摆不定,没有拿定主意,于是,她想通过试探着拒绝乐乐来选择自己的态度。说到底是把决定权让渡给了孩子:如果你不哭我就不给了;如果你哭得厉害就给你。如果我是孩子,遇到这样的家长,我肯定玩命儿地哭,因为眼泪可以换来决定权,这对孩子绝对是一种诱惑。很多态度游移的家长,就这样温和地、轻而易举地培养出孩子爱哭的特质。另一方面,我分明在妈妈与乐乐的对话中,读出了“怕”字,其实她的本意是不想给的,但是她怕乐乐哭闹,见乐乐那样尖叫哭喊,立刻对乐乐做出妥协,还假装做出一副很强硬的样子:不好好吃以后不给了。这一点最好解释又最难做到。我认为要达到这种内心的平静状态,需要经历足够多的同类事件,从中间总结出基本的规律,并建立起绝对的信心。因此,我们不需要盲目追求内心的平静,而是要扎扎实实地和孩子相处,重视每件事、每句话,通过不断地反思、改进,来提升自己的教育能力。就这样逢山开路遇水搭桥,有一天你会发现,内心的平静原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。